夏枯草是ㄧ味很好用的中藥,它可以降氣下來,例如血壓高可以降血壓,肝火大可以退肝火,目酸澀可以清頭目;另外它也有散腫的作用,像是甲狀腺腫大或異常也很好用,唯一要注意的是血壓很低的人不宜使用。
目前分類:中醫養生保健 (17)
- Oct 13 Tue 2015 11:12
【單味中藥】二、夏枯草
- Jul 31 Fri 2015 11:21
【常見疾病】十、腹瀉
腹瀉的原因大部份是由於腸胃功能較弱,或者飲食吃到不新鮮的東西,導致身體免疫反應抵抗排出,如果是短暫幾天通常比較沒關係,我們中藥可以使用霍香正氣散、白頭翁湯等,如果發炎腹痛則加用葛根芩連湯、延胡索。但假如是長期有腹瀉的情況,那就代表身體寒氣或濕氣比較重,中醫說的脾濕即指此,也就是代謝功能較差,濕氣和水份聚集在大腸卻無法吸收,這種人比較寒氣或太冷的東西,像是瓜類就不宜吃太多,至於中藥可以考慮真武湯、理中湯、香砂六君子湯和參苓白朮散等。
如果有突然腹痛的情形,我們可以按壓背後的中樞神經,也就是胃部後脊椎兩側,此時可達到暫時緩解的效果。另外一個神經反射點則在手掌心,有些人腹瀉的很不舒服時,會用手心去托著下巴,原因就在此。
- Jul 22 Wed 2015 10:27
【常見疾病】九、耳鳴
關於如何形容耳鳴這件事,有些人會說耳朵裡好像有蟬在叫,有的則說像是打鼓聲,比較不懂的人會說是頭後側在叫,其實這些形容雖然都不一樣,但都是耳鳴。耳鳴在中醫來講,最常見的原因是肝、腎火,也就是體內有火氣導致氣上升所造成,另外感冒、內耳積水或神經退化也都會引起耳鳴,以下分門別類來說明。
一、腎火或者肝火引起的氣上升,這裡常見的症狀有睡眠差、容易煩或者大便較易便秘,中醫用藥可以考慮知柏地黃丸、龍膽瀉肝湯、夏枯草或桑菊飲等,另外氣上升和血壓高是不太一樣的,雖然有些人血壓高也是會耳鳴,不過定義上不太一樣,高血壓有可能是心臟或者血液循環的問題,未必會引起耳鳴。
- Jul 16 Thu 2015 10:36
【常見疾病】八、高血壓
高血壓這個疾病有分長期和短暫性的,短暫性的像是感冒、發炎和氣上衝都會,感冒我們中藥可以使用像是桑菊飲、夏枯草和龍膽瀉肝湯等,發炎的話像是黃芩、梔子等亦可選用。至於長期性的高血壓則有腎臟代謝差、心臟血管硬化輸送差及週邊血管硬化等,以下分門別類來討論。
壹、腎臟代謝差,這類的人有些會有腦神經衰弱,例如睡眠差,嚴重一點的就變成西醫所說的恐慌症,亦或者中醫說的神經官能症,這種病長期累積下來免疫力和抗體都下降,通常肝功能也會比較差而形成肝疲勞,我們中醫可以使用像是知柏地黃丸、梔子和天王補心丹等。
- Jul 14 Tue 2015 16:10
【常見疾病】七、中暑
中暑就是指環境太熱導致人體熱到的疾病,此時外在和內臟都處於一個很熱的狀態,以致於人體會感覺很不舒服,而在中醫的分類上,我們依嚴重程度分火氣和發炎兩種狀況,較為輕微的我們稱之為火氣大,像是肺部和胃部的火氣,而嚴重一點的則是發炎,此時可能會有像是喉痛、發燒等情況。
儘管認知裡中暑是一個獨立的名詞,但事實上症狀會和感冒很相似,都可能表現出像是咳嗽、流鼻水和全身不適等,至於有些人會把嘔吐認為也是中暑,但其實嘔吐應該和飲食比較有相關,也就是所謂的腸胃中毒或者胃發炎,此時腸胃無法接受而吐出食物,這種就不是中暑,我們會建議飲食上需禁食辣和刺激物。
- Jul 12 Sun 2015 09:47
【常見疾病】六、頭痛
頭痛的原因有很多種,像是血壓高、感冒、中暑、睡眠不足、氣上衝、腦瘤或寒氣積聚導致血液循不好等,這些都會導致頭痛,在病理上,中醫認為這是腦內的筋發炎脹大所引起,有些動脈硬化的人甚至會血管塞住,也有可能會出血導致中風,所以需要很小心注意。
在部位上,中醫簡單把頭痛分為後側、中間及兩旁,如果是偏中後腦,那就是比較偏向肝火的方面,一般我們治療會以清頭目火為主,用藥像是龍膽瀉肝湯、桑菊飲、夏枯草和蔓荊子等;如果偏向眼睛兩側,就是西醫說的偏頭痛,我們會使用川芎茶調飲、龍膽瀉肝湯、鉤藤散、蔓荊子、夏枯草和桑菊飲等,眼壓高則可以加用滋腎明目湯,
- Jul 10 Fri 2015 10:17
【常見疾病】四、青春痘
青春痘形狀上有分大粒和小粒之別,大粒者會像米粒一樣,西醫習慣稱之為痤瘡,中醫認為這是火氣的表現,在治療上可以考慮選用蒲公英、龍膽瀉肝湯、散腫潰堅湯和清胃散等;小粒者形如痱子般一粒一粒,也就是民眾認知裡青少年時期易發的疾病,惟年輕人一般火氣較旺,不過即便如此,也未必每個人都會生青春痘,但如果到了30~40歲仍有,就表示體內有毒火,用藥上我們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半枝蓮、蒲公英和龍膽瀉肝湯,另外有種情況比較特殊,就是青春痘會一直有膿,而且會持續不斷的增生,這時如果長期吃藥仍治不好,身體又比較虛弱,我們就會考慮使用真人活命飲。
在病因的探討上,如果青春痘長於臉頰的兩側,中醫一般將其歸之於肝、胃火,長於下巴者則歸於大腸火,西醫則統稱為內分泌失調,即賀爾蒙方面的問題,像是女性卵泡成熟代謝功能不好者都屬之,以上嚴格來講,在病因分類這方面還是中醫分的比較清楚。
- Jul 09 Thu 2015 11:30
【常見疾病】三、心悸
心悸旳原因有很多種,像是喝咖啡和喜歡泡茶、心臟循環差、氣血不足、肝指數升高、肝膽失調或肺部積水份的人,都有可能引起心悸的問題,以下分別的來論述之。
首先,關於喝咖啡和茶葉這個問題,因為有些人本來身體就較虛,肝比較無法負擔代謝,所以一喝就容易心悸,另外不常喝的人有時一碰咖啡因也會導致心悸,這兩種都是屬於短暫性的影響,我們在中藥上常依狀況,分別使用像是瀉白散、竹葉石膏湯或小柴胡湯等。
- Jul 08 Wed 2015 10:25
【常見疾病】二、腳底痛
腳底痛的原因有很多,在這裡舉一些例子:假如痛牽連從屁股下來,這就很可能是坐骨神經方面的問題;而如果疼痛偏向腳大趾側,就必需考慮尿酸或類風濕性疾病,通常這類的人會伴隨代謝較差;另外小腿抽筋亦會引起腳底的疼痛;還有像是女性久穿穿高根鞋的疼痛,一般會較偏向前面;走路不小心踩到小石子也會導致疼痛;至於像是糖尿病的末稍神經病變,則是一開始腳底會麻,到後期才由麻轉變成整個腳底不適,這種麻和血液循環差的麻是不一樣的;還有一些人工作需要站比較久也是個原因。
今天如果單純就是腳後根痛,西醫常診斷為足底筋膜炎,事實上這個病除了外傷之外,依中醫的觀點來看,往往是跟腎或者腎氣的功能較弱有關,經絡上來看,就是連接腎的神經根發炎,另外還有些人會說早晨起來腳根會痛,但睡醒走一走就會比較好,這其實是氣血不調和的一種,有些人甚至被此病長期困擾,在中藥上我們常會依狀況治療,像是外傷或者是筋發炎,我們常選用身痛逐瘀湯、知柏地黃丸和延胡索等中藥,通常再搭配三黃散外敷;而如果有小腿抽筋的問題,可以考慮使用芍藥甘草湯;另外類風濕或尿酸的問題,則加用當歸拈痛湯、車前子等,至於平常保養可服六味地黃丸。
- Jul 02 Thu 2015 16:00
【常見疾病】一、性功能低下
- Jul 02 Thu 2015 15:35
【中醫臨床】(四)切診
- Jun 30 Tue 2015 15:14
【中醫臨床】(三)問診
在疾病的診斷上,不同於西醫非常依賴科學儀器的檢查,中醫臨床反而相當重視病人的主訴,只要病人有不舒服的癥兆,往往都會優先列入參考的依據,這點其實非常重要,因為即便現在科學已經如此發達,但在一些特殊的急性病中,有時由於儀器還不是那麼精密,或者過程出現一些人為的疏失,導致明明存在的疾病,卻遲遲不能檢查出來,這樣的結果造成了一種情況,就是當下患者已經很不舒服了,但是儀器卻無法確認,此時西醫所採取的策略,就是再安排更細微的檢查,一些不高明的西醫甚至會認為病人根本是沒病的,可是事實卻完全相反,病人已經在忍受極大的痛苦,不能立刻處理就算了,卻還必需繼續忍耐下去等待檢查,因此黃金治療期也就被錯過了,所以中醫在問診方面除了需下很大的工夫,經驗的累積亦是相當重要的。
我在這裡舉一個臨床實例說明,曾有一患者突然頭痛欲裂,當天至某大醫院抽血檢查皆無異狀,於是院方安排三天後再照核磁共振,可是第二天患者就痛到受不了,自行轉往另一大醫院,結果檢查還沒做人就往生了,最終原因竟然是腦膜炎,所以由此可見,有時西醫檢查不出來不代表沒有,只是疾病還沒爆發出來而已。
- Jun 23 Tue 2015 20:51
【中醫臨床】(二)望診、聞診
中醫診斷首重望聞問切,其中望診是診斷開始的第一步。今天患者來就診時,當他坐在外面等待的同時,醫生在裡面就可以開始注意他的情形,首先可以辨別有無咳嗽、擤鼻涕等,其咳嗽或講話聲音是洪亮有力或低微小聲,這些都是我們作為初步收集的資料。
接著患者一進來診間,我們便開始打量其面色或走路的情況,如走路一柺一柺表示下肢有問題;面帶憂愁的人通常已有很不舒服的情況;面色蒼白的話則有貧血的可能;另外體型上,假如過瘦者通常睡眠不好,這時我們會推斷他身體較為虛弱,這種人有的會較有責任感;至於女生臉上如果長滿痘痘,則有可能是內分泌較失調,通常也伴隨有月經上的問題。
- Jun 07 Sun 2015 12:40
【中醫臨床】(一)序言
中醫學是用來醫治人類病理的一門學問,中醫的這個『中』可以有兩個解釋,一個是指中庸的意思,相對於西方世界的醫學是以化合物來提煉,因為其所使用的藥物大部份皆是取之於自然界,像是動物、植物和礦石等,在使用上較為溫和,符合於儒家中庸之道。另一個則是指中國的意思,中醫為中國五千多年來發展而成的醫學,在歷代醫家的研究發展基礎上漸漸形成了一門獨有特色的學問。
綜觀我們國家現今的醫療體系,目前最被普遍接受和應用的不外乎中醫和西醫學,而這兩者在其領域上各有優劣之處,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,西醫在處理急性病症上往往有著顯著效果,例如當碰到非常大的腫瘤時,假若想單靠服用中藥讓其消減恐怕迨不逾時,此時如果情況許可,使用外科手術便可以很快先處理掉,但是,相較於西藥皆為化合物所製造,術後的調理則為中醫所擅長之處,因為中醫所使用之藥物皆為自然界所瘁取出來,不僅副作用少,而且可依患者身體狀況來調整用藥,這方面則是西醫所欠缺之處。所以西醫不應排斥中醫,中醫亦不應瞧不起西醫,凡是對人類有所幫助的醫學皆是我等需謙卑學習之處。
- Jun 07 Sun 2015 12:35
【中醫英文】(參)範例說明
- Jun 07 Sun 2015 12:27
【中醫英文】(貳)醫生部份
- Jun 07 Sun 2015 12:18
【中醫英文】(壹)掛號部份